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陆军,广东时代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波,以及众多房企高管和行业专家出席了活动。
2024年岁末,两个在美国贸易政策方面有影响力的机构——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相继释放出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信号。
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针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此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22日表示,美方试图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努力并没有阻碍中国的进步,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将是“白费功夫”。
商务部发言人23日表示,美301调查具有明显的单边、保护主义色彩。此前美对华301关税已被世贸组织裁定违反世贸规则,受到众多世贸成员的反对,中方已多次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美方出于对华打压及国内政治需要,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新的301调查,将扰乱和扭曲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也会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是一错再错。
值得指出的是,美方通过《芯片与科学法》为本国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美企业占据全球芯片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却指责中方所谓“非市场做法”,渲染中国产业威胁,这明显自相矛盾。
针对美方释放出的多重矛盾信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或许可以被视为本届美国政府“最后的疯狂”。美国政府在诸多领域一贯采取类似的态度,无论针对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还是以国家安全为由的单边行动,其逻辑始终如一:只要美国认为某项行动符合国家安全的需要,就会按照自身意愿行事,而对其他国家的立场或反应并不在意,即便这一行为可能招致报复、诉讼,或其他形式的反制,美国也不愿因此调整其策略。
他对记者表示,至于此次调查的时机,确实有些耐人寻味。一方面,USTR即将迎来换届,现任贸易代表戴琪在最后时刻“刷存在感”,可能是为了自己的职业或政治生涯铺路,留下一些履职的“成果”。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项调查的意义却很难让人理解。
美方为何自相矛盾
第一财经: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商务部不久前发布的成熟制程芯片报告显示,中国产芯片仅占美市场份额的1.3%。中国芯片对美出口,远低于自美进口。在没有市场筹码之外,美方此次在即将换届之际,还推出上述301调查,有何政策逻辑?
屠新泉:事实上,美国发起301调查的核心手段在于利用其市场作为筹码。
历史上,无论针对日本、欧盟,还是中国,美国都凭借其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地位,施加“经济大棒”,以此形成威慑。然而,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美国既不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也缺乏足够的筹码来施压中国。因此,此次行动显得格外矛盾和缺乏逻辑性。
从中美半导体贸易的现状来看,美国并不是中国集成电路的主要出口市场,相关产品对美出口额仅占中国总出口的约1.7%。同样,中国也不是美国主要的芯片进口来源,中国产成熟制程芯片仅占美市场份额的1.3%。在这样微乎其微的贸易体量下,美国选择发起301调查,其背后的动机确实让人疑惑。
此外,即使这项调查启动,其后续执行将留给下一任政府完成,而换届后政策是否延续也存在不确定性。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矛盾重重,却仍选择在这一敏感时期发起这样的行动,这无疑更增加了事件的复杂性。
从产业角度来看,这次301调查对中美双方的芯片产业恐怕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据我了解,中方相关协会已经与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展开沟通,后者对此次调查似乎也感到意外,显然没有给予高度关注。究其原因,在于成熟制程芯片的贸易体量有限,产业界并未将此视为重大事件。
第一财经:当前我们看到,美方在许多行为上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比如其推行《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同时,也在通过补贴扶持本国企业。这样的双重标准或自相矛盾的做法,如何评价?
屠新泉:美国是一个极具实用主义色彩的国家。它的所谓“道德感”从来都是有条件的、有边界的,甚至是有极限的。无论在外交领域还是在贸易领域,美国的道德标准往往取决于具体的利益需求。
在贸易领域,同样如此。回顾关贸总协定(GATT)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许多规则的“例外”正是美国推动的结果。例如,美国推动了纺织品贸易的配额限制,引导了农业补贴的实施,而这些行为显然与GATT的原则相悖,但美国依然我行我素。
美国对自身政策的矛盾性是心知肚明的,这些行为事实上也在“自打脸”。然而,美国对此并不在意——它从根本上不关心这些矛盾是否会削弱其道德基础或国际声誉。归根结底,这只是人性在国际事务中的一种现实体现罢了。
美方是否承认遏制中国芯片发展政策失败
第一财经:纽约联储今年夏天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并未对半导体企业的合作关系产生实质性变化。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在美国的影响力?
屠新泉:近期,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中国商业和经济事务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美国科技战的“反噬效应”(backfire)。从实际成效来看,美国对华科技封锁的效果确实并不显著。从较为理性的角度分析,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士持类似观点。事实上,早在更早时期,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表达过类似的看法。
同时,我认为美国可能低估了中国的能力。芯片制造虽然是一个具有行业特殊性的领域,但它更多体现为一种“技能”(skill)而非单纯的“技术”(technology)。换句话说,芯片制造需要大量实践和操作,在反复试验和摸索中逐步突破技术壁垒。虽然行业的确存在一定难度,但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高不可攀”。
例如,在芯片制造方面,中国的企业已经逐步克服了许多过去认为难以逾越的技术问题。这种突破更多来源于无数次的试验和经验积累。然而,真正难度较大的环节是设备制造,尤其是光刻机的研发。光刻机对技术的要求极高,同时由于其应用场景和实验条件受限,其研发难度远高于芯片本身。此外,在过去,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积累较少,因此当前的挑战尤为显著。
第一财经:雷蒙多提到,遏制中国是“白费功夫”。这一观点在美国经贸界到底占多大比例?
屠新泉:雷蒙多的这一表态,不排除其对当前政策效果的反思。事实上,美国近年来对出口管制政策的频繁调整,尤其是“直接产品规则”的不断加码,正好说明了早期措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按理说,如果初期限制措施已有效果,美国就不需要加码,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政策不仅没能显著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对美国自身企业造成了市场损失,付出的代价不断增加。
因此,雷蒙多提到“遏制中国是白费功夫”,也许反映了她对政策执行效果的某种失望或反思。她可能正在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成果,尤其是在即将卸任的背景下,她需要审视这些措施是否真正符合预期。显然,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些政策的效果远不如他们的初衷那样理想。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冯迪凡
高雅
相关阅读 矛盾和双标!律师解读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通过《芯片与科学法》为本国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美企业占据全球芯片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却指责中方所谓“非市场做法”,渲染中国产业威胁,这明显自相矛盾,完全站不住脚。
550 12-24 17:27 美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商务部回应中方将密切关注调查进展,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权益。
185 12-23 22:47 科技打头阵,芯片再度爆发!25年科技板块怎么投?芯片半导体板块今日强势拉升,截至14点15分,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上涨2.84%;成分股方面,星辰科技上涨20%,恒玄科技涨超12%,兆易创新上涨10%,瑞芯微、晶晨股份涨超6%。
0 12-18 17:14 苹果正考虑使用亚马逊AI芯片进行模型预训练苹果在其许多云服务中使用来自亚马逊网络服务的定制人工智能芯片,同时还在评估使用亚马逊最新的 AI 芯片来预训练其 Apple Intelligence 模型。
45 12-04 07:52 盘前必读丨多个行业协会发声审慎采购美国芯片;韩国紧急戒严令解除机构指出,市场反弹仍在延续免息炒股配资,预计3370点遇阻回落后,技术上仍有向上动能。
680 12-04 07:2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